• 扫码加微信

  • 400-823-0080
当前位置: 首页 > 客户支持 > 应用案例

方案介绍

【O/W/O双乳液案例】实验教程:液滴微流控快速制备O/W/O型双乳液

实验背景

双乳液,是一种特殊的乳液,其特点是在一个液滴内部包含着更小的液滴。这种结构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制药行业。双乳液主要分为水包油包水(W/O/W)和油包水包油(O/W/O)两种类型。微流控技术在双乳液制备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具有不同微通道结构设计的微流控芯片各有特点,如下表1所示[1]。常用的PDMS有机聚合物芯片在制备双乳液时,需要液滴形成通道同时具备疏水和亲水特性,而玻璃毛细管微流控装置则因其高承压能力、易于制作和表面润湿性调整而更受青睐。本案例展示了利用微流控系统一步法制备O/W/O型双乳液,为双乳液的乳化剂、乳液配方和制备工艺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图片1.png


材料与仪器


PVA(Mw=67000, 阿拉丁);聚甘油蓖麻醇酸酯(PGPR);中链甘油三酯(MCT);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阿拉丁);

內相:含2 wt% PGPR的MCT油相;

中间相:2 wt% PVA水溶液

外相:2 wt% PGPR的MCT油相

收集相:同外相;

2)实验仪器

DUAL型号毛细管液滴微流控芯片;

DUAL.jpg

液滴微流控工作站:MF-3G;

rgba.jpg

光学显微镜;高速相机;


操作步骤

  • 将一定量的內相、中间相、外相溶液分别抽取到10毫升规格的注射器中,并将其固定在工作站的注射泵上。

  • 使用特氟龙(PTFE)导管,一端通过鲁尔接头与各注射器连接,确保连接牢固无泄漏。另一端通过倒锥接头与微流控芯片(DUAL芯片)进液口连接。

  • 将特氟龙导管通过倒锥接头与芯片的收集口连接,作为收集管使用,以便收集生成的乳液液滴。

  • 取适量的收集相至收集瓶中,并确保收集管的出液端浸没在收集相中,以便乳液液滴能够顺利进入收集相。

  • 在工作站上设定各相相的流速。首先启动外相溶液,确保通道完全充满。

  • 外相稳定后,启动中间相溶液,形成单乳液液滴。

  • 单乳液液滴形成稳定后,再开启内相溶液。

  • 通过调节三相溶液的流速,控制双乳液液滴的尺寸和内核数量。

数据结论

image-(1).jpg

1. 在DUAL芯片的微通道内制备双乳液液滴。(a)DUAL芯片实物图;(b)芯片中双乳液液滴的实时生成,内、中、外相的流速分别为15、30、90 μl/min;(c)在载玻片上收集得到的双乳液光学显微镜图。

总结

1)在聚合物材质芯片的二维结构微通道中,流体与通道壁面接触,针对不同类型的双乳液,需要对芯片不同区域进行相应的表面改性,操作繁琐。对于玻璃毛细管微流控芯片来说,制备油包水包油(O/W/O)型双乳液,仅需在组装芯片之前,使用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对收集毛细管进行疏水处理即可。

2)关于O/W/O型乳液的研究不如W/O/W乳液深入,但其开发价值显著[2]:既能创造低饱和脂肪酸的健康产品,又能封装敏感油性成分,如精油和生物活性物质,还可作为制备核-壳结构水凝胶类微胶囊的模板。


参考文献

[1] 王萌,许忠斌,黄兴.双乳液滴包裹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现代化工, 2017, 37(11)

[2] Zhi Z, Liu R, Wang W, Dewettinck K, Van Bockstaele F. Recent progress in oil-in-water-in-oil (O/W/O) double emulsions. 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23;63(23):6196-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