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因其反应时间短、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势,在快速和准确的现场诊断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将样品引入、裂解、扩增和检测步骤集成到一个易于使用的一次性系统中仍然是一个挑战。

 

近期,有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由手指操作的毛细管驱动微流控装置,该装置集成了一步式比色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技术,用于快速、准确检测SARS-CoV-2病毒,实现了无需复杂设备和专业操作人员的现场快速诊断。相关研究以“A Finger-Actuated Sample-Dosing Capillary-Driven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为题目,发表在期刊《Biosensors》上。

 

 

本文要点:

1、开发了一种一步式比色LAMP检测方法,将样品裂解和RNA扩增步骤集成在一起,用于检测SARS-CoV-2病毒,该方法简化了检测流程,缩短了检测时间。

2、设计了一种具有选择性PVA涂层的手指操作毛细管驱动微流控芯片,可自动给定所需样品量,并抑制样品蒸发。

3、将LAMP检测集成到该微流控芯片中,并通过预存储LAMP主混合物,实现了检测流程的一体化。在65℃的恒定温度下,该设备能在35分钟内完成检测并提供结果。

4、这种集成的LAMP-微流控系统具有操作简单、便携性强等优点,有望应用于现场快速诊断,不仅可针对COVID-19,也可扩展到其他RNA病毒的检测。

 

 

LAMP技术相比传统的PCR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快速反应:LAMP技术可在30分钟内完成检测,相较之下,PCR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反应过程。

2、操作简便:LAMP反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无需复杂的热循环程序,简化了操作过程。

3、成本效益:LAMP技术使用的试剂和仪器设备相对简单,整体成本较PCR更低,有利于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应用。

4、直观结果:LAMP反应可通过肉眼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结果,而PCR的结果通常需要借助专业仪器进行分析。

5、样本处理简便:LAMP技术能够直接对未经处理的样本进行检测,省去了PCR检测前必须的核酸提取步骤。

 

 

这款指尖驱动的微流控装置的主要特点如下

1、设计

  • 包括样品进口、LAMP反应液进口、出口、反应腔室和连接通道。

  • 进口和出口储液腔呈圆柱形,便于样品加载和气体排出。

  • 反应腔室呈现上凹形状,有利于液体浓缩,提高颜色检测效果。

2、工作原理

  • 利用毛细力和压力差驱动液体流动。

  • PDMS表面的选择性PVA涂层提高亲水性和毛细作用,促进自动填充。

  • 轻轻按压反应腔室,产生负压将样品从进口吸入微流道并填充腔室。

  • 通道尺寸和亲水性的突然减小形成压力屏障,当腔室填满时液体停止流动。

3、主要优势

  • 简单的指尖驱动操作,非专业用户也能轻松使用。

  • 自动定量进样,减少移液误差。

  • 兼容不同类型移液器,提高可用性。

  • 紧凑便携的设计适合用于现场检测。

总之,该微流控装置通过指尖驱动操作、毛细力驱动流体运动以及选择性表面改性技术,并与LAMP检测相集成,实现了样本处理过程的简化,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检测的效率。

 

 

图1.本研究的图形摘要。

 

 

图2.示意图(A)说明了微流体装置制造过程的四个主要步骤。(B)描述了PDMS改性步骤(A-3)只选择性PVA涂层的详细步骤。

 

 

图3.(A)具有选择性PVA涂层区域的手指驱动微流体装置示意图。(B)显示了所制造的手指驱动微流体装置的实际图像。

 

 

图4.用于临床样本的一步式LAMP。

 

 

图5.手指驱动的微流体装置和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6.(A)显示了PVA涂层和非PVA涂层区域之间分子相互作用的差异。虚线表示氢键的建立。(B)显示了完成选择性涂层后PDMS表面润湿性的差异。

 

 

图7.(A)显示了在填充过程后,设备内部捕获的气泡总体积的测量结果(n=13)。(B)显示了加热后体积损失的百分比(n=13)。显示了加热前(C1)和加热后(C2)的微流体装置。

 

 

图8.不同条件下的LAMP反应:(A)展示了在试管中进行的LAMP反应;(B)展示了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的LAMP反应,其中包括无模板对照(N1和N2)和阳性样本(5000拷贝/µL cDNA N基因SARS-CoV-2)(P1和P2)。

 

 

图9.在手指驱动的微流体装置上对临床样本进行一步式LAMP反应。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bios140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