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大学曹臻副教授、汪小知副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集成微通道板(MCP)的高效微流控乳液系统,利用多孔玻璃膜实现单分散液滴和水凝胶微球的高通量生成,并探讨了其在细胞培养和基因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以“High-Throughput Microfluidic Production of Droplets and Hydrogel Microspheres through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Microchannel Plates”为题目,发表在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

 

 

本文要点:

1、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微流体乳液系统,利用集成微通道板(MCP)进行单分散液滴的高通量生成。

2、通过广泛探索粘度、流速和孔径等物理参数,优化了乳化条件,验证了该装置的性能,能够在4×4 mm2的MCP上以3 mL/h的分散相通量生成变异系数小于5%的单分散液滴。

3、液滴的平均直径是膜孔径的两倍,且可通过选择合适的膜类型进行控制。

4、此外,成功制备了均匀的水凝胶微球,产量高达每分钟1.5×106个,适合细胞培养,且小鼠成纤维细胞在这些3D支架上的细胞存活率超过96%。

5、将该装置应用于液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实现了肺癌相关PLAU基因的绝对定量,检测限为0.5 copies/μL,动态范围为105

6、鉴于其易于制造、性能稳定且操作简单,该乳液系统为实验室基于滴液的检测和组织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该微流体乳液系统中,影响液滴形成的关键因素包括:

1、粘度比:分散相和连续相的粘度比对液滴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有显著影响。粘度比的优化可以确保液滴在形成过程中保持稳定,避免合并或破裂。

2、流速: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流速会影响液滴的大小和分布。适当的流速可以确保液滴在形成时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而不当的流速可能导致液滴大小不一,影响后续应用。

3、孔径大小:微通道板的孔径大小直接决定了液滴的平均直径。选择合适的膜孔径可以有效控制液滴的尺寸。

4、表面润湿性:膜的表面特性(如接触角)会影响液滴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在水-油乳液中,表面疏水性处理可以促进液滴的形成。

 

 

微通道板(MCP)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增强了单分散液滴的生成:

1、高孔隙率和密集的微通道阵列:MCP是一种高孔隙率的玻璃膜,内部密集排列着数百万个微通道。这种设计使得可以同时生成大量液滴,从而显著提高了液滴的生产效率。

2、均匀的孔径和高纵横比:MCP的微通道具有均匀的孔径和高纵横比,这有助于生成直径可控且单分散性好的液滴。液滴的平均直径是膜孔径的两倍,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膜类型进行调节。

3、简化的制造过程:MCP的制造采用了简单的纤维拉伸工艺,避免了传统微通道膜所需的复杂光刻和蚀刻过程。这使得MCP的生产更加经济和高效,适合大规模应用。

4、优化的流体动力学:在MCP中,分散相通过微通道注入连续相,形成液滴时,流体的剪切力和界面张力的平衡得以优化,从而提高了液滴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总体而言,在微流控乳液系统中集成MCP提供了一种高效、可控的方法来生成单分散液滴,这对于生物医学研究和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图1.(a,b)MCP截面的扫描电镜(SEM)图像,显示了(a)直径为20μm和(b)直径为12μm的均匀圆形开口且密集排列的微毛细管。插图显示了使用MCP乳液装置产生的单分散液滴。这些液滴的平均直径测量为(i)40μm和(ii)24μm。比例尺:100μm。(c)硅烷涂层后MCP表面水滴的照片。接触角测量为130°。(d)集成MCP的乳液装置的概念图,用于高通量液滴生成。MCP的一部分夹在一对分别填充有分散相(蓝色)和连续相(黄色)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通道之间。通道的一端被堵塞,流速由注射泵控制。分散相通过MCP膜注入,同时产生大量高单分散性的液滴(插图)。(e)展示了用于高通量单分散乳液生成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MCP乳化装置的工作原理。下部微通道填充连续相(粉红色),一端(端口b)被堵塞。然后将分散相从端口c注入上部通道。随后,堵塞端口d,迫使分散相通过MCP膜形成乳液。使用容器从端口b收集液滴以进行进一步分析。

 

 

图3.在50μL/min的注射泵流速下,使用各种分散相和连续相由MCP乳液装置产生液滴的显微镜图像。去离子水、80%甘油水溶液和纯甘油用作分散相,而正十四烷、矿物油和大豆用作连续相。比例尺:(a-f)500μm,(g-i)100μm。

 

 

图4.(a)在5或50μL/min的流速下,液滴CV与甘油溶液系列浓度之间的关系。(b)PEG-2000的聚合物液滴生成和粒径分布。比例尺为100μm。

 

 

图5.(a,b)平均液滴尺寸与分散相流速的函数关系。(c,d)不同分散相的液滴尺寸分布:(c)90%甘油溶液,平均直径为40μm,变化率为4.3%。(d)纯甘油溶液,平均直径为40μm,变化率为3.8%。

 

 

图6.使用MCP乳液装置制备GelMA水凝胶微球,并在这些微载体上进行细胞培养。

 

 

图7.(a)展示了使用PLAU基因模板的系列稀释液进行液滴乳液PCR定量的荧光图像。(b)通过绘制-ln(1-f0)与稀释因子Xdil的关系图获得的线性回归曲线。PLAU基因的绝对定量可以从曲线中计算出来。比例尺为100μm。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3c0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