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药喷施中仅不足1%有效成分作用于靶标,且阿维菌素易光降解、持效期短;传统微胶囊载体存在降解慢、易致微塑料污染、粒径大释放慢等问题,而纳米载体又面临“快释放-快降解”矛盾。因此,开发一种环保、制备简单、缓释可控的纳米载体,对于平衡小尺寸效应与缓释性能、提升农药稳定性与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刘峰教授、李北兴教授、张大侠副教授等人以可生物降解的聚乙烯醇(PVA)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原料,通过一步溶胶-凝胶自组装法制备出载阿维菌素的可逆纳米载体(Aba@BHT-PVA),成功平衡了农药载体的缓释性能与小尺寸效应,有效提升了阿维菌素的稳定性、持效期及生物安全性。相关研究以“Hydrogen bond-mediated reversible BHT/PVA nanocarriers integrating sustained release kinetics and small-size synergy for potentiated pesticide stability and longevity”为题目,发表在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本文要点:

1、为提升农药利用率,本研究以可生物降解的聚乙烯醇(PVA)和丁基羟基甲苯(BHT,一种稳定剂)为原料,通过一步溶胶-凝胶自组装法制备载阿维菌素微胶囊。

2、结果显示,PVA与BHT在油-水界面经氢键反应形成囊壳包裹农药;增加PVA用量可减小粒径、增强囊壳稳定性,BHT能提升囊壳稳定性与包封率,但3%-7%浓度会阻碍囊壳形成,且阿维菌素的自聚合能力也可提高微胶囊稳定性。

3、54℃加热24h可使乳液分层,冷却搅拌后微胶囊能重新形成,且通过调控温度和搅拌速度可控制粒径,为工业生产质量控制和害虫综合管理提供可能。

4、该纳米制剂缓释性能优异,阿维菌素光稳定性较传统悬浮剂提升68.26%,60h光照后有效成分保留50.54%,生物安全性提升36.43%,且抗雨水冲刷、叶片亲和力强,对小菜蛾防治效果与持效期显著改善。

 

 

图 1 聚乙烯醇(PVA)浓度对阿维菌素微胶囊形貌及粒径的影响。(A)微胶囊形貌;(B)微胶囊粒径分布

 

 

图 2 聚乙烯醇(PVA)浓度对油-水界面张力、吸附量及乳液剪切应力(C)、黏度(D)、储能模量 G'(E)和损耗模量 G''(F)的影响

 

 

图 3 (A)不同 Aba@BHT-PVA 混合物形成的微胶囊 zeta 电位差异;(B)不同 Aba@BHT-PVA 微胶囊超声处理后上清液的紫外分光光度图谱;(C)不同 Aba@BHT-PVA 混合物形成的微胶囊红外光谱;(D)Aba@BHT-PVA 粒径调控机制示意图

 

 

图 4 (A)阿维菌素(Aba)自聚物的表面形貌;(B)阿维菌素自聚合前后的红外光谱;(C)不同用量聚乙烯醇(PVA)与阿维菌素复配后的红外光谱;(D)不同阿维菌素用量对微胶囊形貌的影响;(E)不同阿维菌素用量对微胶囊壳的影响

 

 

图 5 (A)丁基羟基甲苯(BHT)用量对 Aba@BHT-PVA 形貌的影响;(B)不同 BHT 用量对阿维菌素(Aba)自聚物的影响;(C)不同 BHT 用量对 @BHT-PVA 的影响;(D)不同用量 BHT 与阿维菌素复配后的红外光谱;(E)不同用量 BHT 与聚乙烯醇(PVA)复配后的红外光谱

 

 

图 6 (A)聚乙烯醇(PVA)与丁基羟基甲苯(BHT)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表征;(B)Aba@BHT-PVA 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增强机制示意图;(C)Aba@BHT-PVA 的释放响应机制

 

 

图 7 (A)可逆过程发生前后的微胶囊化结果;(B)解聚平衡示意图(溶胶与凝胶);(C)解聚过程示意图;(D)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微胶囊粒径;(E)Aba@BHT-PVA-5% 的温度响应性

 

 

图 8 (A)Aba@BHT-PVA 的释放行为,(B)包封率和(C)热重(TGA)曲线;(D)微胶囊电子穿透后硅(Si)含量检测;(E)囊外壳在颗粒水中释放前后的扫描电镜(SEM)图像;(F)Aba@BHT-PVA 的抗光解性以及(G)在光照下的释放行为;(H)对大型溞的 48 小时急性毒性

 

 

图 9 (A)长效防虫效果示意图;(B)Aba@BHT-PVA 的叶片接触角;(C)Aba@BHT-PVA 的抗雨水冲刷性;(D)死亡率;(E)Aba@BHT-PVA 对羽衣甘蓝上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5.165789

(本文仅供参考学习及传递微流控研究成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删除)